欺世盗名的意思_欺世盗名的意思是
1.盗名欺世是什么意思 盗名欺世的意思
2.欺世盗名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3.欺世莫名是什么意思?
正确的成语是欺世盗名,意思是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1、这个成语来源于《荀子·不苟》中的一句话:“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也,险莫大焉。”意思是说,那些富贵的人往往傲慢自大,而贫贱的人则往往委曲求全。这不是仁爱之人的真情,而是奸诈之人想要在黑暗的社会中窃取名誉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2、因此,“欺名盗世”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成语,而“欺世盗名”才是正确的表达。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不择手段、欺骗世人、窃取名誉的行为。
盗名欺世是什么意思 盗名欺世的意思
欺世惑俗的近义词有欺世盗名、瞒天过海、混淆视听。
1、欺世盗名: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欺骗世人,**名誉。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利用欺骗手段获得不义之利的人。这些人可能会通过伪装自己、夸大自己的能力或者虚构自己的成就来获取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获得地位和利益。
2、瞒天过海: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用欺骗的手段瞒过天空,从而逃脱困境。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取欺骗手段的人。这些人可能会通过隐瞒事实、歪曲真相或者制象来误导别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混淆视听: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混淆人们的视线,使人们无法分辨真。它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故意制造混乱、混淆是非的人。这些人可能会通过散布谣言、传播虚信息或者制造矛盾来误导人们,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欺世惑俗的造句:
1、他的行为举止刻意追求奇特,难免有欺世惑俗之嫌。
2、这位作家对现实社会的针砭时弊,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欺世惑俗,但却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3、他对宗教的虔信是真诚的,但这种虔信却带有一种欺世惑俗的味道。
4、他的行为被一些人视为离经叛道,但他却自认为是在追求真理,颇有欺世惑俗的味道。
5、这个政治家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常常被视为欺世惑俗,引起很多争议。
6、他以一种奇特的方式生活,被一些人视为欺世惑俗,但同时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7、这个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引起了很多争议,被一些人视为欺世惑俗。
8、他自认为是在追求科学真理,但他的言论和行为却有欺世惑俗的嫌疑。
9、这个**明星的私生活被一些人视为欺世惑俗,但他却毫不在意。
10、他的音乐风格非常独特,虽然被一些人视为欺世惑俗,但仍然有很多人喜欢。
欺世盗名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1、盗名欺世,汉语成语,拼音是dào míng qī shì,意思是窃取名誉,欺骗世人。
2、出自《宋史·郑丙传》:“近世士大夫有所谓道学者,欺世盗名,不宜信用。”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欺世莫名是什么意思?
编号 1244 成语 欺世盗名 注音 ㄑㄧ ㄕˋ ㄉㄠˋ ㄇㄧㄥˊ 汉语拼音 qī shì dào míng 释义 「欺世」,欺骗世人。
※语或本《韩非子.诡使》。
「盗名」,**名誉。
语出《荀子.不苟》。
「欺世盗名」比喻欺骗世人,**名誉。
「沽名钓誉」 典源 1、「欺世」:※《韩非子.诡使》上握度量1>,所以擅生杀之柄也。
今守度奉量之士,欲以忠婴2>上而不得见。
巧言利辞,行奸轨以幸偷世者3>数御4>。
〔注解〕(1)度量:指法度。
(2)婴:侍奉。
(3)以幸偷世者:以侥幸偷欺于世,获致非分之利者。
(4)数御:屡次得到重用。
数,音ㄕㄨㄛˋ。
2、「盗名」:《荀子.不苟》人之所恶者,吾亦恶之。
夫富贵者则类傲1>之,夫贫贱者则求柔2>之,是非仁人3>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4>世者也,险莫大焉。
故曰:盗名不如盗货。
田仲5>、史?6>不如盗也。
〔注解〕(1)傲:骄傲。
(2)柔:柔弱屈就。
(3)仁人:俞樾曰:「『仁』字衍。」
上文说明「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并不是人之常情,乃是泛言人性,故不应当为「仁人」。
(4)晻:音ㄢˋ,昏暗的。
(5)田仲:即陈仲子,田陈古时本为同一姓氏。
陈仲子不食兄禄,避居于陵,为人灌园,自食其力。
(6)史?:人名。
字子鱼,故亦称为「史鱼」。
生卒年不详。
春秋时卫国大夫。
卫灵公不用蘧伯玉而任弥子瑕,屡谏不听,史?自认未尽职责,临死遗言停尸在内室而不停放在大厅,终于感动卫灵公。
孔子称赞他:「直哉史鱼。」
典故说明 「欺世盗名」系由「欺世」及「盗名」二语组合而成。
「欺世」是出自《韩非子.诡使》。
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因为饱受强邻秦国的威胁,加上国君无能,人心涣散,以致内忧外患交迫,随时都可能亡国。
韩非身为韩国的诸公子之一,曾在荀子门下受业学习,希望能用一己之才,为国效力,挽救国势。
他虽屡次上书劝谏韩王,却无法受到重用。
于是他把满腔的壮志雄心,写成《韩非子》一书。
在〈诡使〉篇中韩非认为,君主掌握法度,是为了要拥有生杀的权柄,然而现在遵守法度,想要忠心侍奉君主的人,却不得进见;而言语巧诈,行为奸轨,侥幸得以偷欺于世的人,反而能够常常接近君王,得到重用。
「盗名」则是出自《荀子.不苟》。
荀子认为:富贵是人性所爱,贫贱是人性所恶,如果有人厌恶富贵,喜爱贫贱,这是违反人性,用来**声望的作法。
这两个典源,一见「偷世」,一见「盗名」,后来被合用演变成「欺世盗名」,用来比喻欺骗世人,**名誉。
书证 01.《宋史.卷三九六.王淮列传》:「宰相汤思退无物望,淮条其罪数十,于是策免。
至于吏部侍郎沈介之欺世盗名,都司方师尹之狡险,大将刘宝掊克结权幸,皆劾罢之。」
02.宋.杨万里《诚斋诗话》:「李纲罢相被谪,汪彦章行词云:『朋党罔上,有虞必去于驩兜;欺世盗名,孔子首诛乎正卯。
』」0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汪彦章)草伯纪谪词,乃云:『朋奸罔上,有虞必去于驩兜;欺世盗名,孔子先诛于正卯。
』」04.《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余凡贪官、污吏、富室、豪民,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欺骗世人,**名誉。
使用类别用在「欺瞒蒙骗」的表述上。
例 句<01>他是个欺世盗名,混淆视听,不可信任的人。
<02>他善于欺世盗名,其实作恶多端,只是未被发觉罢了。
<03>这对神棍夫妻打着解救苦难的名号,进行欺世盗名的勾当。
<04>一直到这幅真品画作出土,众人才知道这幅赝品的主人欺世盗名。
<05>表面上看来,他是个温柔敦厚的好人,背地里其实是个欺世盗名的伪君子。
<06>因为受害者接二连三地跳出来揭发他们欺世盗名的罪行,才使他们的原形暴露出来。
<07>这名记者最为人称许的作为,就是曾经连续发表一个月的文章,揭发部分高官欺世盗名的行径。
近义词: 沽名钓誉,惑世盗名,盗名窃誉
反义词: 辨识 请参考『辨识1244』 参考语词 偷世窃名,盗名欺世,欺世钓誉,钓名欺世
欺世盗名 qīshì-dàomíng
欺骗世人,窃取名誉。语本《荀子·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晻世者也,险莫大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汪彦章 ﹞草 伯纪 谪词,乃云:朋奸罔上, 有虞 必去於 驩兜 ;欺世盗名, 孔子
先诛於 正卯 。” 明 李贽 《贾谊》:“凡可以欺世盗名者,无所不至。”
鲁迅 《花边文学·大小骗》:“‘欺世盗名’者有之,盗卖名以欺世者又有之,世事也真是五花八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