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年少惜春残_长安年少惜春残谁写的
1.长安年少惜春残 的作者
2.长安年少惜春残作者是谁?
3.长安年少惜春残是哪个诗人写的
4.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
1、牡丹[唐代] 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2、牡丹[唐代] 张又新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3、牡丹[唐代] 司空图得地牡丹盛,晓添龙麝香。
主人犹自惜,锦幕护春霜。
4、牡丹[唐代] 柳浑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颗。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5、赏牡丹[唐代] 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6、杭州开元寺牡丹[唐代] 张祜浓艳初开小药栏,人人惆怅出长安。
风流却是钱塘寺,不踏红尘见牡丹。
7、移牡丹栽[唐代] 白居易金钱买得牡丹栽,何处辞丛别主来。
红芳堪惜还堪恨,百处移将百处开。
8、白牡丹[唐代] 白居易白花冷澹无人爱,亦占芳名道牡丹。
应似东宫白赞善,被人还唤作朝官。
9、白牡丹[唐代] 裴士淹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10、白牡丹[唐代] 王贞白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
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
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
家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11、牡丹吟[宋代] 邵雍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12、牡丹[宋代] 吴琚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妒。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国,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13、咏牡丹[宋代] 陈与义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14、种牡丹[宋代] 曾巩经冬种牡丹,明年待看花。
春条始秀出,蠹已病其芽。
柯枯叶亦落,重寻但空槎。
朱栏犹照耀,所待已泥沙。
本不固其根,境朝谩咨嗟。
15、立春检校牡丹[宋代] 杨万里牡丹又欲试春妆,恼得闲人也作忙。
新旧年头将替换,去留花眼费商量。
东风从我袖中出,小蕾已含天上香。
只道开时恐肠断,未开先自断人肠。
16、新开牡丹[元代] 刘秉忠四月新来三月还,一春光景镜中看。
东风也逐情浓处,吹落桃花放牡丹。
长安年少惜春残 的作者
1、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是:长安小的时候特别惋惜春天的离去,争吵这把慈恩寺的牡丹当做春天。出自裴士淹的《白牡丹》。
2、原诗如下: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3、译文:长安小的时候特别惋惜春天的离去,争吵这把慈恩寺的牡丹当做春天。另外有一个玉做的乘着冰冷的露水,没有人在月中的时候起来看。
长安年少惜春残作者是谁?
唐代裴士淹。
裴士淹,尝为郎官,开元中任给事中,天宝末年为京兆尹,宝应二年(763)为左散骑常侍、绛郡开国公,永泰二年(766)任检校礼部尚书、礼仪使。大历五年(770)贬为虔州刺史。
诗名:白牡丹
原诗: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释义:长安的年轻人怜惜残花,争相认紫牡丹最为珍贵。然而等到月亮升起,寒意浓重,没有人起身在月色中观赏。
扩展资料:
其他描写牡丹的诗:
1、唐代刘禹锡《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释义: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2、宋代陈与义《咏牡丹》
原诗: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释义:自从金人的铁蹄踏碎了祖国的河山,十年岁月,回望故乡洛阳,仍是漫漫长路归途无望。作为身在异乡的龙钟老人,看到青墩溪畔的牡丹花开了,就想起了洛阳的牡丹,只能孤独地站在春风中默默观看。
长安年少惜春残是哪个诗人写的
长安年少惜春残的作者是裴士淹,出自《白牡丹》,原句为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这句话的意思是长安的年轻人怜惜残花,争相认紫牡丹最为珍贵。
作者简介
裴士淹字士淹,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唐朝时期大臣,扶州刺史裴献曾孙。门荫入仕,起家郎官,迁司勋郎中,授给事中,巡按河南、河北、淮南诸道,发觉安史之乱,迁京兆尹。跟随唐玄宗奔向蜀郡,充翰林学士、知制诰,擢礼部侍郎、知贡举。宝应二年(763)为左散骑常侍、绛郡开国公。永泰二年,以检校礼部尚书,充仪礼使。大历初,拜礼部尚书、绛郡公。
作品赏析
长安年少惜春残这句诗,是裴士淹到长安城内的太平院赏花时,在墙壁上题写了此诗。首句“惜春残”三字,透露了“长安豪贵”争相观赏紫牡丹的原因是:暮春时节,百花凋零,无花可玩,紫牡丹“先开”,正能投其所好,填补他们的无聊空虚。末句的“月中看”,即深夜月下观赏。
若无高雅的审美的冲动,若不知白牡丹不同凡俗,就无此行动。诗人哀叹“无人”有此动机,实是隐刺“长安豪贵”争赏紫牡丹的卑俗。这一对比,暗示了两种牡丹不同遭遇的客观因素。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原诗及译文
“长安年少惜春残”出自唐代诗人裴_著有的诗作,诗题名是《白牡丹》。
全诗如下:
长安豪贵惜春残,争赏先开紫牡丹。
别有玉杯承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唐诗纪事》卷五十二载:有一天,裴_到长安城内的太平院赏花,在墙壁上题写了此诗。大和中(831年左右),文宗“驾幸此寺,吟玩久之,因令官嫔讽念。及暮归,则此诗满六宫矣。”由此可见,这是一首为白牡丹鸣不平的名作,曾因唐文宗李昂的赏识,风靡皇庭。
全诗虽笔笔叙事写物,却能不即不离,曲折见意;虽未着一字褒贬和议论,却能发人深思,引起共鸣。可见,诗人咏物,立意要深远,也是讲求达意之法。
1、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的意思是:长安小的时候特别惋惜春天的离去,争吵这把慈恩寺的牡丹当做春天。出自裴士淹的《白牡丹》。
2、原诗如下:
长安年少惜春残,争认慈恩紫牡丹。
别有玉盘乘露冷,无人起就月中看。
3、译文:长安小的时候特别惋惜春天的离去,争吵这把慈恩寺的牡丹当做春天。另外有一个玉做的乘着冰冷的露水,没有人在月中的时候起来看。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