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为知己者死的出处_士为知己者死
1.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意思
2.“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自哪篇文章?
3.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什么意思?
4.士为什么者死来着?
5.士为知己死 , 女为悦者玩
6.“士为知己者死”是谁说的,“豫让击衣”典故是什么?
7.荆轲为什么愿冒死去刺秦王?解读《史记》中的「 ”士为知己者死”
8.士为知已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是指君子甘愿为赏识自己的人牺牲生命。主谓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成语典故
春秋末年,晋国大权落在六卿手里。六卿分别是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
晋国毕阳的孙子豫让开始时在范氏、中行氏那里做事,范氏、中行氏不喜欢他,他便投到智伯门下,智伯很宠信他。后来,范氏、中行氏被其他四氏所灭。不久,智伯因贪心过重,身败名裂,赵、魏、韩三家分了他的土地。
智伯灭亡后,豫让逃进深山,躲藏起来。后来,他听说赵襄子用智伯的头骨做尿壶,不禁恨恨地说:“常言道:‘士为知已者死,女为悦已者容。’我一定要为智伯报仇。”
为了刺杀赵襄子,豫让扮作泥瓦匠,到赵襄子宫中粉刷厕所。赵襄子上厕所时,突然心跳起来。他有所警觉,将豫让抓起来加以审问,才知道是智伯的心腹。经搜查,发现豫让的抹子上已经装了刀刃。
左右的人见了,喊道:“这人心真黑,杀了他吧!”赵襄子说:“算了吧!这人是义士,我注意点就是了。智伯灭族后,已经没有后代了。如今,他的臣子肯为他报仇,这是天下少有的贤人啊!”赵襄子不顾众人反对,下令放了豫让。
豫让出去后,并不灰心。为了杀掉赵襄子,为智伯报仇,他故意在身上涂了漆,好像长了癞,他还拔掉了胡须和眼眉,用刀划破了脸。然后,他扮成乞丐,到街上行乞,寻找机会刺杀赵襄子。
当他来到家门前,向妻子行乞时,妻子没有认出他,但奇怪地说:“这人样子长得虽然不像我丈夫,但声音为何这样像呢?”豫让听了,又吞下木炭,让自己的声音变哑了。
过了些时候,豫让听说赵襄子即将外出,他便埋伏在赵襄子必经之路的一座桥下。赵襄子坐车来到桥前时,拉车的马突然毛了。赵襄子警觉地说:“快搜!”左右的人从桥下拉出一个乞丐,赵襄子说:“这人一定是豫让!”经审问,果然是豫让。
赵襄子定了定神,责备豫让说:“当年,你不也曾为范氏和中行氏做过事吗?智伯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后,你为什么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投靠智伯呢?现在。智伯已死,你为什么偏偏要为他报仇呢?”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什么意思
“士为知己者死”的下一句是: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汉˙刘向《说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而况为之哀乎!”
这句话也成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主要是因为知音难求,人们为了报答知己,可以为知己而死。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另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自哪篇文章?
“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的意思:女人愿意为欣赏自己、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男人愿意为赏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人献身。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汉语词语。出自东周四大刺客之一豫让,春秋战国时期,韩赵魏三家灭智氏,豫让为给智伯报仇,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刺杀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千古绝唱。
历史意义: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历史故事
春秋时期的豫让。他原本给中行氏做大臣,却不被重用,后来改给智伯做大臣,却得到了很好的重用,智伯把他当做国士看待,后来,三国打败了智伯,分了他的土地,其中赵襄子因为最恨,还做出了很多不好的行为,让豫让非常生气。
他逃到山里后,想到了赏识自己的智伯,随后就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那就是:“有志之士都愿意为了解自己的人而死,女子都愿意为赏识、喜欢自己的人打扮,我要给智伯报仇。”
后来他就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受过刑的人,偷偷潜伏到王宫里刷厕所,想要趁机不被杀掉赵襄子,有天,赵襄子刚进厕所,就发现心跳的特别快,于是就叫人把豫让抓了,得知他是来报仇的,赵襄子却叫人把他放了,说这是一位义士,非常有气节,我只要小心些就行了。
豫让被放了后,却还要继续,他把自己的眉毛、头发都剃了,还伪装成一个长癞子的人,最后为了声音不被人认出,还吞下碳改变声音,这样下来,就连他的妻子都没有把他认出。
第二次的时候,他藏到了桥下,赵襄子骑着马经过的时候,马突然受惊,使人一查,发现果然是豫让,这回就没放过他了,赵襄子对豫让说,我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了,这回不能再放你了。
这时豫让又说,一个贤臣是不阻挡人家忠义之行的,希望您能成全我的愿望,脱下衣袍让我刺下。赵襄子同意了,豫让拿着剑往衣袍上刺了下,扬天长叹:“天啊,终于报了仇!”随后自刎而死。时人无不感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什么意思?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出处:《三国演义》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出处:《战国策·赵策》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回。故事大概是:当李肃知悉董卓想让吕布来辅佐的意图之后,就找到吕布,对他为董卓做事。李肃还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
意思:好的鸟儿会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落脚,有才干的人会选择明智的上司去做事。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具体出自:“晋阳之孙豫让事知伯,知伯宠之,及赵襄子杀知伯,豫让逃山中,曰:‘嗟呼!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智氏矣。’”后来,他变易姓名,漆身吞炭,使人认为不出自己,但几次刺赵襄子,都被赵襄子发现了,赵襄子因为他是义士而没有杀他。最后一次刺杀赵襄子,赵襄子说:“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说:“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原来范、中行氏并不是豫让的知己,只有知伯,把他看作国士,才是他的真正知己,所以他要用死来报答。
这句话,成为我国古代人民的传统信条,它反映了因为知音难得,人们为了报答知己,虽万死不辞的精神。尤其是知识分子,一方面是洁身自好,“凤非梧桐不栖”;一方面是士为知己者死,如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辅佐后主,鞠躬尽瘁,成为古代知识分子向往、倾慕的典范。
意思:男子为了解自己的人赴死,女子为欣赏自己的人打扮。
士为什么者死来着?
此语出自《战国策·赵策》女为悦已者容,士为知己者死:
悦”即喜欢、欣赏的意思,“容”在这里是化妆、打扮的意思。悦已就是使自己高兴。意为,自己心爱的人。容:作动词用,修饰、打扮。男人知己者:赏识自己的人悦:使……高兴。"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为欣赏自己,自己心爱的人(这里专指男人)而妆扮自己,使得自己更显得容光焕发。男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效死。
士为知己死 , 女为悦者玩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出自春秋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豫让是春秋晋国智氏的家臣,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联合韩氏、魏氏在晋阳打败智氏,智氏宗主智伯瑶被杀,头颅被赵襄子做成酒器使用。
豫让为报答智伯瑶知遇之恩,伏桥如厕、吞炭漆身多次行刺赵襄子,最后自刎而死,留下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绝唱。
士为知己者死这句话的辨析:
正如豫让所说:“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他除了有“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这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结外,还试图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间道义、人的气节和忠义。
古代侠士,完全不像今人“鸟为食亡、人为财死”,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为标准,一生也甘为一些理念、原则而执著追求甚至献身牺牲。
人们从他们身上,要明白做人的真理、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不断陶冶、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横贯日月的浩然正气,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华和辉煌。
“士为知己者死”是谁说的,“豫让击衣”典故是什么?
士为知己者死 解释: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 出处:《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 汉˙刘向《说苑》:“生我者父母
知我者鲍子也。士为知己者死
而况为之哀乎!” 事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2回:“岂不闻‘~’?又岂不闻‘国士遇我,国士报之’?” 女为悦己者容 此语出自《战国策?赵策》女为悦己者容
士为知己者死:悦”即喜欢、欣赏的意思,“容”在这里是化妆、打扮的意思。悦已就是使自己高兴。意为,自己心爱的人。容:作动词用,修饰、打扮。男人知己者:赏识自己的人悦:使……高兴。"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为欣赏自己,自己心爱的人(这里专指男人)而妆扮自己,使得自己更显得容光焕发。男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效死。
荆轲为什么愿冒死去刺秦王?解读《史记》中的「 ”士为知己者死”
?士为知己者死?是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的豫让说的,最早见记载在《战国策?赵策一》上面:?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太史公在《史记?刺客传?豫让传》中对这句话也有记载:?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
豫让击衣?这个典故和一个特别让人感动的故事有关,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豫让。豫让是春秋末期的晋国人,当时的晋国被六大家族把持着,分别是范氏、中行氏、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豫让因为受到智氏的掌权人智伯礼遇,所以一直在智伯门下效力。六大家族为了自身的利益彼此之间互相攻伐,最强的智氏先后消灭了中行氏和范氏。之后智氏为了再次扩张自己的实力,联合魏氏、韩氏两家共同对赵氏发动?晋阳之战?。然而智伯没有想到的是,魏氏和韩氏早已经被赵氏赵襄子策反,很快智氏就被三家联合打败,智伯被擒。赵襄子对智伯恨之入骨,抓住他之后马上就杀了他,并且还把智伯的头骨拿来饮酒。
豫让知道对自己有恩的智伯落得如此下场心中十分愤怒,准备伺机刺杀赵襄子。首先他打扮成刷厕所的混入赵襄子府上,准备等赵襄子上厕所的时候刺杀他。但是没有想到赵襄子直接就发现了豫让的不正常,叫人抓住了他。一番审问知道事情原委之后,赵襄子对豫让十分佩服,于是就要人放了他。
豫让被放走之后,并没有死心,而是取了更加极端的办法。他首先用热漆浇遍全身,让自己全身的皮肤全部溃烂。之后再吞下火炭,改变自己的声音,让自己的声带变得十分嘶哑。做完这些之后,豫让躲在桥下伺机刺杀赵襄子。然而准备要刺杀时,赵襄子的马突然嘶吼起来,于是豫让就被赵襄子再次发现了。正当赵襄子不知道要如何处置他时,豫让提出要赵襄子把衣服给他象征性地刺一下,让他完成誓言。豫让拿剑刺了三下之后,立即就挥剑自杀了。
士为知已者死
「 ”士”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阶级地位和生活风貌的变化都会对社会结构和时代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 ”士”之精神的称颂不在少数。 「 ”士可杀不可辱”的豪迈刚毅,「 ”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大度坚忍,以及「 ”士为知己者死”的英勇壮烈,都让「 ”士”这颗星璀璨夺目,熠熠生辉。 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重点叙述了豫让、专诸、聂政、荆轲和曹沫五个刺客,除曹沫之外,其他刺客无一生还,他们就共同表现出了「 ”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士为知己者死”,解读「 ”士”的知己精神。 (一)「 ”士为知己者死”精神的历史背景 追其历史,「 ”士为知己者死”最早出自《战国策·赵策一》。这句发自士内心的豪言,意味着士的命运的转折,更见证时代之风的变幻。在那个风云诡谲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沧海横流。西周之礼乐已然冰消瓦解,周天子的威严更是荡然无存,原有的社会格局四分五裂。 礼崩乐坏的情势打破了宗法制的枷锁,作为西周贵族阶层最底层,原本纵马放矢、持戈操剑的士阶层,其自身结构也分崩离析。自由涣散,文武分途,成为了士阶层一个重要的特征。大多数士可凭借自己的一技之长,谋得衣食生活。 有的以卓远的见识和不凡的口才赢得王公贵族的好感,成为了文士;有的则凭一身出众的武功和过人的胆识倍受诸侯权贵的青睐,成为了武士。这些武士,仍然保留着崇武好斗的传统和骁勇强悍的特征。「 ”士为知己者死”正是对这些武士愿为知己献身精神的称赞。 (二)「 ”士为知己者死”精神的实质 知己之交在中国古代早期并不罕见。追根溯源,从《诗经》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到《楚辞》的「 ”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无不体现出早期人们对结交知己的渴求。 伯牙和子期一奏一听,演绎高山流水,子期死,伯牙断琴绝弦,两人友情成千古佳话;庄子和惠子情趣相投,展开鱼乐之辩,惠子逝,庄子以 「 ”匠石运金”巧喻知己再难寻;鲍叔慧眼识才,深知管仲,于是管鲍之交为后世美谈。以此我们不难发现,心灵的相知,志趣的相倾是早期古人能成为知己的重要因素。 但相比之余,士的知己之交的内涵有所变动。他们不单单强调志趣,更多的是追求人格。从司马迁在《史记》中关于刺客的记载,我们便印证这一点。 智伯对豫让尽国士之礼,豫让坚持不懈,为复仇死不足惜;公子光跪地叩首,视专诸之身为己身,于是专诸才为其刺杀吴王僚;严仲子不辞千里,多次屈尊拜访聂政,于是聂政愿以身冒险行刺侠累;太子丹更是至诚,叩头恳求,尊荆轲为上卿,让其住上等屋舍,为其断美人玉手,于是才有了荆轲刺秦王的壮举。 能让这些人卖命成为刺客,其原因不是他们和恩主之间有多深厚的情感基础,也不是多么志同道合,而是他们受到了恩主的礼遇。恩主的礼遇让他们感受到了之前从未有的身份平等和人格尊重,于是他们一旦为人以礼厚待,便会抛头洒血,竭尽忠诚,九死无悔。因此,刺客的「 ”为知己者死”,实际上是「 ”为知遇者死”。 (三)「 ”士为知己者死”精神在当时为何会盛行? 「 ”士为知己者死”不仅仅是当时士的为人处事准则,更赢得了世人的肯定和称赞,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的价值观念。这种风气的盛行,与诸侯的养士之风和士的自身需要有着莫大的关联。 1.养士之风 一方面,社会,诸侯竞势夺权。这些诸侯为维护宗族利益,捍卫自身霸业,便于社会中广寻贤士以助各自进行政治斗争,纷纷开启「 ”养士之风”。 以战国四公子为例,平原君赵胜,「 ”诸子中最贤,喜宾客,宾客盖至者数千人”;信陵君魏无忌仁贤下士,「 ”致食客三千人”,诸侯不敢动兵侵魏十余年;孟尝君和春申君,以及秦国文信侯吕不韦亦是如此,其门客都三千人之多。 养士之风的盛行,为士提供了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有利环境。对于武士而言,他们或作为刺客,或作为护卫,或选择代人复仇,其最终都被卷入了政治的疾风骤雨。 2.人道主义 另一方面,「 ”人道主义”突显,流行于春秋列国之中。政治方面的变革致使思想领域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剑指天道神灵,「 ”天命即王权”的思想桎梏受到强大的冲击,人们愈加重视人的存在和价值。 加之春秋时期儒家主张的「 ”仁义”之说,实际上它正是替人发声,使得人们由「 ”重神”转向「 ”重民”,将「 ”天道”转向「 ”人道”,人们普遍开始自我意识觉醒。作为周天子王朝被压抑多年的士阶层,他们自然心有不甘,渴望自己能有出头立身之日,渴望自己能被社会善待尊重。 然而百家争鸣,人才奋起的时代,武士想展露锋芒又谈何容易。于是他们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实现自我价值,主动纷纷依附于诸侯权贵以求得平台。但是士绝非卑躬屈膝,贱卖自身,任人差遣,而是有其特定的原则。而这种原则,即为「 ”知己”效命。这里的「 ”知己”就是能给予「 ”士”充分人格尊重的人。 (四)结语 归结起来,春秋时期新思想如洪流般来势汹涌。表现在人生价值观上,当时的用人标准突破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而是更加从「 ”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综合考量。从等级森严的社会走出来的士,更是对人格独立和身份平等有着迫切的渴求。 人道主义的盛行让士更加着眼自身价值。纵使被湮没于政治风云,他们也要轰轰烈烈地成就自身。「 ”士为知己者死”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进取思想的一种折射,反映出士的悲壮的进取之道。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
原文
晋毕阳之孙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仇矣。”乃变姓名,为刑人,入宫涂厕,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者,则豫让也。刃其曰:“欲为知伯报仇!”左右欲杀之。赵襄子曰:“彼义士也,吾谨避之耳。且知伯已死,无后,而其臣至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之。豫让又漆身为厉,灭须去眉,自刑以变其容,为乞人而往乞,其妻不识,曰:“状貌不似吾夫,其音何类吾夫之甚也。”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其友谓之曰:“子之道甚难而无功,谓子有志,则然矣,谓子知,则否。以子之才,而善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子之得近而行所欲,此甚易而功必成。”豫让乃笑而应之曰:“是为先知报后知,为故君贼新君,大乱君臣之义者无此矣。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且夫委质而事人,而求弑之,是怀二心以事君也。吾所为难,亦将以愧天下后世人臣怀二心者。”
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曰:“此必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曰:“嗟乎,豫子!豫子之为知伯,名既成矣,寡人舍子,亦以足矣。子自为计,寡人不舍子。”使兵环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君前已宽舍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不恨。非所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曰:“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剑而死。死之日,赵国之士闻之,皆为涕泣。
译文
最初,晋国侠客毕阳的孙子豫让给范、中行氏做大臣,但并未受到重用,于是他就投效知伯,得到宠信。后来韩、赵、魏三国瓜分了知伯的土地。其中赵襄子最痛恨知伯,把知伯的头盖骨拿来作饮器。这时豫让逃到山里说:“唉!志士为了解自己的人而牺牲,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所以我一定要替知伯复仇。”于是豫让就隐姓埋名化装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伏到王宫里用洗刷厕所作掩护,以便趁机杀死知伯的仇人赵襄子。不久赵襄子入厕,忽然觉得心跳,就下令把涮厕所的人提来审问,才知道是豫让化装行刺。这时豫让竟拿出匕首说:“我要为知伯报仇!”卫士拿下他,要杀他,可是赵襄子却制止说:“这是一位义士,我只要小心躲开他就行了。因为知伯死后没留下子孙,他的臣子中有肯来为他报仇的,一定是天下有气节的贤人。”
于是赵襄子就把豫让释放了。可是豫让继续图谋为知伯报仇。他全身涂漆,化妆成像一个生癞的人。同时又剃光了胡须和眉毛,把自己彻底毁容,然后扮乞丐乞讨,连他的妻子都不认识他,看到他以后只是说:“这个人长像并不像我的丈夫,可是声音却极像,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豫让就吞下炭,为的是改变自己的声音,他的朋友看到他时对他说:“你这种办法很难成功,如果说你是一个志士还可以,如果说你是一个明智之士就错了。因为凭你这种才干,如果竭尽忠诚去侍奉赵襄子,那他必然重视你和信赖你,待你得到他的信赖以后,你再实现你的复仇,那你一定能成功的。”豫让听了这话笑了笑说:“你的意思是为了老朋友而去打新朋友,为旧君主而去杀新君主,这是极端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今天我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阐明君臣大义,并不在于是否顺利报仇。况且已经委身做了人家的臣子,却又在暗中阴谋刺家,这就等于是对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却要这样做,也就是为了羞愧天下后世怀有二心的人臣。”
不久,赵襄子要外出巡视,豫让埋伏在赵襄子所必经的桥下。赵襄子骑马走在桥边时,马忽然惊跳起来,赵襄子说:“这一定又是豫让。”经派人搜捕之后,果然是豫让。因此赵襄子就责备豫让说:“你不是曾经侍奉过范、中行氏吗?知伯灭了范、中行氏,你不但不替范、中行氏报仇,反而屈节忍辱去臣事知伯。如今知伯身死国亡已经很久,你为什么如此替他报仇呢?”豫主回答说:“当我侍奉范、中行氏时,他们只把我当作普通的人看待,所以我也就用普通人的态度报答他们;而知伯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也就用国士的态度报答知伯。”于是赵襄子用怜惜的口吻感叹说:“唉!豫让啊,由于你为知伯报仇,已经使你成为忠臣义士了。而寡人对待你,也算是仁至义尽。你自己想一想吧,寡人不能再释放你了!”于是赵襄子就下令卫士把豫让包围起来。
这时豫让又对赵襄子说:“据臣所知,一个贤臣不阻挡人家的忠义之行,一个忠臣为了完成志节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君王以前已经宽恕过我一次,天下没有不为这件事赞扬君王的。今天我到这里行刺,按理您应在这里将我处死。不过我想得到君王的王袍,准许我在这里刺它几下,我即使死了也没有遗憾了。不知君王能否成全我的愿望?”赵襄子为了成全豫让的志节,就当场脱下自己的王袍由侍臣交给豫让。豫让接过王袍以后拔出佩剑,奋而起身,然后用剑刺王袍仰天长叹:“啊!天哪!我豫让总算为知伯报了仇!”豫让说完话就自杀而死。赵国的忠义之士听说以后,都落泪惋惜不已。
评析
正如豫让所说:“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他除了有“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的报答知遇之恩的情结外,还试图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人间道义、人的气节和忠义。古代侠士,完全不象今人“鸟为食忘、人为财死”,他们对人生价值的衡量完全以精神为标准,一生也甘为一些理念、原则而执著追求甚至献身牺牲。我们从他们身上,要明白做人的真理、人生价值的真正所在,不断陶冶、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有横贯日月的浩然正气,使自己的人生价值有高于物欲和世俗的升华和辉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