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的成语解释大全_止戈为武的成语解释
1.止戈为武近义词
2.“止戈为武”是什么意思?
3.止戈为武的成语故事
是。
止戈为武 [zhǐ gē wéi wǔ]
生词本
基本释义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褒义
出 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止戈之武 止戈兴仁 止戈散马
止戈为武近义词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庄王最早提出这一著名的论点。书中记载:潘党曰:“臣闻克敌,必示子孙,以无忘武功”。楚庄王回答:“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潘党(楚国大夫)认为楚庄王战胜了敌国,应该让敌人的后代都知道,不要忘了楚国的威风。而楚庄王告诉潘党:“武”字是由“止”和“戈”两字合成的,真正的消灭,是永远停止动用武器,这才是真正的武功。
典故
楚国大夫潘党,劝楚庄王把晋国军人的尸体堆积起来,筑成一座大“骨髅台”(叫做“京观”),作为战争胜利的纪念物,留给子孙后代看,借以炫耀楚国的武力,威慑诸侯。
楚庄王却不同意这种做法,他说:“战争不是为了宣扬武功,而是为了禁止,给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从文字组成上讲,这个‘武’字是由‘止’和‘戈’两个字组成的,‘止戈’才是‘武’!止息兵戈才是真正的武功。武功应该具备七种德行:禁止、消除战争、保持强大、巩固基业、安定百姓、团结民众、增加财富。……这七种德行,我一种也没有,拿什么留给子孙!……晋国的军卒为了执行国君命令而战死的,他们也没有什么错。怎么可以用它们的尸体做京观呢?”楚国的军队按照楚庄王的命令,到黄河边祭祀了河神,修筑了一座祖先宫室,很快就班师回国了。
示例1.《北齐书·文苑传·樊逊》:“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止戈为武。”
2.魏秀仁《花月痕》第47回:“止戈为武,穷寇勿追。”
“止戈为武”是什么意思?
止戈为武近义词是止戈散马。
止戈为武,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这个成语原意指止息兵戈才是武功,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人用它表示通过正义的战争平息战祸,求得和平;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其本身结构为主谓式,在句子中可作定语,含褒义。
晋国大军刚刚到达黄河边,郑军因抵挡不住楚军的围攻而投降了。此时,晋国内部出现了分歧。以中军主帅荀林父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撤军回国,避开楚军锋芒;以中军副帅先谷为首的一部分将领认为应维护晋国霸主地位,与楚军交战。
荀林父约束不住先谷,他单独率领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准备与楚军决战。荀林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进,恐怕要吃败仗;退,就等于把先谷送进虎口,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司马韩厥说:“先谷如果失败,主帅您的过失就大了。
既损失了军队,又丢掉了郑国,那太严重了。我看不如干脆进军,如不能胜利,失败的责任,众将也可分担一些,总比您一个人承担好些。”荀林父无奈只得率军渡河。楚军此时正在黄河边上休整,准备回国。听说晋国大军已渡黄河,楚庄王就想早点撤离,避免同晋国交战。
可是他的大臣伍参认为:“与晋军交战,一定会取胜。晋军的将领都是新换的,不能行使命令,尤其是荀林父的副手先彀刚愎自用,不听指挥,所以晋军有令不行,一定会失败的。再说您是君王,同对方的大将作战而逃却,也是一种耻辱。”
止戈为武的成语故事
“止戈为武”是什么意思?
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但它的意思不是“止战”,恰好相反,“武”的本义正是要扛着武器去打仗!因为“止”的本义不是制止,而是指人的脚,引申为行走。
止
zhǐ
名
(“趾”的本字。象形。甲骨文字形。上象脚趾头,下象脚面和脚掌。本义:脚)同本义〖foot〗
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说文》
北止。——《仪礼·士昏礼》。注:“足也。”
屦校灭止。——《易·噬嗑》
举止高。——《汉书·五行志》
四之日举止。——《汉书·食货志》
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左止者,笞五百。——《汉书·刑法志》
后来再从行走引申,才有“停止”之义。此处不是“制止”。
武
wǔ
形
(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同本义〖valiant〗
武大为于大君...
[成语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 。
止戈为武
拼音:zhǐ gē wéi wǔ
解释:意思是“武”字是“止戈”两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战,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对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出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非尔所知也。夫文,止戈为武。”
示例:然后除其苛令,与其约法,振旅而还,~。 ★《北齐书·文苑传·樊逊》
近义词:止戈之武
语法:作定语;指平息战乱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